10小时“音乐马拉松”怎么跑?这一天注定载入中国交响乐的史册

来源:

阅读:

作者:记者 厉玮 来源:杭州日报 日期:2017-11-04

 

       10月14日,北京秋雨飘渺。在北京文化地标保利剧院里,即将上演一场里程碑式的交响盛宴。9个国内最优秀交响乐团、老中青三代指挥家、连续10小时、30多位中外名家经典曲目。

       为这场马拉松交响音乐会鸣枪的,是央视名嘴白岩松。当日,群英荟萃,众星闪耀,各大乐团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使出“洪荒之力”。按抽签顺序最先“起跑”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演绎了别具云南风情的《火把节》;中国爱乐乐团挑战艰深哲学巨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唐豪瑟》序曲;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特别献礼新编《木兰》集成曲;今年138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力推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鸣。

       那么,第七个登场的杭州爱乐乐团在马拉松后半程,该如何重挑观众的神经,使之持续振奋呢?为此,乐团特别选择了柴可夫斯基超高难度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斯特拉文斯基色彩斑斓的《火鸟》。不过,对于台下观众而言,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他们对杭州爱乐的华丽出场,早就翘首以盼了。《洛可可变奏曲》是柴可夫斯基仅有的两首大提琴作品之一,它充分发挥了大提琴的各种精湛演奏技巧及丰富的表现魅力,是公认古今所有大提琴曲中最出色、也是最难演奏的一首名曲。杭州爱乐驻团艺术家、大提琴家王健一上场,全场就重新沸腾了。他的一弓一弦,蹙眉挣扎,都具有摄人心魄的魔力。这个马友友之后当代最好的华人大提琴家,用其个人特色浓烈的完美演奏,彻底唤醒了观众略显疲倦的心。

       另一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则是杭州爱乐多次演出、驾轻就熟的“经典之作”。其中,巴松首席黄剑的一段巴松大solo尤为出彩,一种神秘的朦胧感油然而生,与竖琴相互呼应。柔和的灯光如晚霞般绚烂,曼妙的旋律如浪潮般翻卷,观众们深深沉浸在属于杭州爱乐的高光时刻中。

       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坦言,2009年成立之初的杭州爱乐就像一张白纸,如今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汲取养分,吸纳越来越多的音乐元素。八年蜕变,眼下的杭州爱乐乐团是年轻而活跃的,又是成熟而稳健的。正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宗晓军所言:“这是一个正在走向伟大的乐团。”节日管弦乐团压轴,王健现身制造“天降之喜”

       在马拉松中,胜败是无足轻重的。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这句话在交响乐界同样适用。

       “当我提出10小时马拉松交响音乐会这个设想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异想天开。因为在此之前,全球交响乐界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认为,交响乐从来不是模仿复制的艺术品,而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二十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创办宗旨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不断重复过去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做前所未有的开创者。去突破,去创新,才是交响乐最专业且最永恒的传承方式。”

       “体育马拉松的关门时间是6小时,而我们音乐马拉松却要持续10个小时。无论是乐手还是观众,只要坚持到最后,他们都是冠军。”涂松表示,让这个城市的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共享音乐盛宴,才是马拉松交响音乐会最大的意义了。当天,不论是满城的空中电波里,还是地铁的移动电视中,10小时马拉松交响音乐会都成了绝对的主角,成了欢度的节日。

       一天听遍了大江南北,一座剧院相逢各地乐团。那么,10个小时的马拉松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完成万众瞩目的终点线仪式呢?9个乐团衍生出来的节日管弦乐团横空出世,在马拉松冲线时刻闪亮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之一、指挥家余隆将亲自挥棒,为这台国内首创的交响马拉松画上休止符。此前,决定各大乐团演出顺序的是抽签,而节日管弦乐团的诞生同样是抽签。前一天上午,九大乐团推荐的115名乐团首席、副首席,聚集在保利剧院进行乐团声部座次抽签,正式组成了89名乐手的节日管弦乐团。

       这种空前未有的抽签方式,无疑是公正、公平且有趣的。杭州爱乐运气爆棚,竟然有19位演奏家入选,占了整个节日管弦乐团的四分之一,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声部更是“全部命中”。

       乐团助理首席张硕,对自己的中签结果相当意外。“抽中已经很难得了,没想到还是副首席的位置,喜上加喜。”张硕透露,这个精英乐团首次合作仅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磨合排练。但是大家一气呵成,默契度极高。“《1812序曲》的开篇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一段古老的赞美诗,余隆则即兴改编成了提琴声部大合奏,营造出了浓烈的节日氛围。”长号首席韩斐也抽中了这次的长号首席,而奇妙的是,坐在了他身边二号席的是其在上海交响乐团的老师郝杰。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介绍,这个“最年轻”的乐团未来也将保持下去,其功能并不在于建立一个乐团本身,而是在于以此为平台推动音乐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工作、互相取长补短。“组建或者说引进节日乐团模式,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中国声音、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一个特别重要的节点。”
这支非常规的乐团,非常规的乐手,当然有非常规的表现。他们各展其长,在舞台上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最让人意外的是,节日管弦乐团的出场阵容里惊现大提琴家王健的身影。而且没想到的是,这位涂松口中的“交响乐马拉松最大腕的超级巨星”,竟然没有坐到大提琴首席的位置,反而隐匿在了声部的最后一个位置,可谓是“彩蛋中的彩蛋”。听说,在结束了与杭州爱乐的演出之后,王健忽然主动提出想加入节日管弦乐团。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大提琴老顽童当然不愿意错过。所有乐手也是在候场时,才得知这个“天降之喜”。王健的压轴现身,无疑为这史诗般的10小时添上了完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