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荣耀之夜,向所有爱乐者致敬 “纪念埃尔加诞辰160周年”音乐会上演“惊魂一夜”

来源:

阅读:

作者:记者 厉玮 文 丁以婕 摄 来源:杭州日报 日期:2017-12-18

 

      莱茵河的回响,大师级的碰撞,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12月9日晚,杭州爱乐乐团2017-2018音乐季“致敬II 英伦荣耀——纪念埃尔加诞辰160周年”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上演。音乐会由75岁高龄的德国指挥家托马斯·桑德灵执棒,联袂本乐季驻团艺术家、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共同演绎。

      然而在中场间隙,现场却发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插曲”。15分钟的中场休息突然延长到了30分钟?从不现身的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居然亲自上台为指挥献花?这背后发生的一切意外与惊喜,值得我们向现场的每一位爱乐者致敬。

      演绎埃尔加之魂,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无限哀伤

      白发丹心的托马斯·桑德灵又来杭州了。去年12月他就受邀执棒“德意志恋曲”音乐会,今年4月“心醉萨克斯”音乐会又赶来救场,一年之内就与杭州爱乐乐团三度合作。

      一棒在手,激情依旧。前晚,桑德灵缓步上台,携手杭州爱乐,以一曲风靡全球的埃尔加《威风堂堂进行曲》激昂开场。这首被称为“英国第二国歌”的作品影响非常深远,不仅用于英国国王加冕,更是不少经典电影的“御用”音乐。

      如果说《威风堂堂进行曲》是冬日里一杯让人热血沸腾的马天尼特调,那么《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就是一杯让人无限哀伤的玛格丽特。这支曲子是埃尔加一生中最后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也是献给去世妻子的安魂曲和献给自己的“天鹅之歌”。

      在世人眼里,杰奎琳·杜普雷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几乎是无法超越的。而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演绎埃尔加的这个版本,就好像将埃尔加重新回炉熔铸一般,弓弦之间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灵性。尤其是第二乐章,听起来就像凝结的泪珠。高潮之处,王健蹙眉闭目,全场观众随之陷入一股深远而绵长的牵绊。

      指挥突发意外,王健和杭州爱乐“完美救场”

      尤为难得的是,上半场加演曲目除了王健拿手的巴赫,他还带来了一曲大提琴版的《二泉映月》,令现场观众惊喜万分。然而没想到,这一切事出有因。王健返场的同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指挥托马斯·桑德灵身体突感不适,在后台呕吐不止,突发的意外让整个演出团队都措手不及。

      其实,桑德灵在上半场指挥《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异样,乐章之间不停拿手帕捂嘴、抹汗,竭力不让自己在台上失态,坚持演完了上半场。他微颤着走下舞台,立即被抬回休息室,全身冒汗,恶心呕吐。此时,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主动提出救场,为桑德灵争取休息时间。

      救护车迅速赶到,急救医生诊断桑德灵为食物中毒,并且不建议他继续演出。团长邓京山、副团长林尚专、副团长许勇梅和乐团成员轮番劝说桑德灵放弃指挥下半场,或者只演一个乐章。乐团助理指挥洪音和舞台监督也在协调更换曲目,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是经过了30分钟的中场调整,病症稍有缓解的桑德灵毅然决定上台指挥下半场。工作人员在指挥台上安放了一张椅子,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桑德灵全程站立指挥,长达50分钟的埃尔加《第二交响曲》一气呵成,经历了漫长等待的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谢幕时,几乎从不在终场登台的团长邓京山亲自上台,与这位执着而“倔强”的老艺术家热情拥抱,并献上了致敬的捧花。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下半场,舞台和后台之间的门一直半掩着。邓京山和杭爱成员一直守候在离舞台最近的位置,时刻关注桑德灵的身体状况。

      突发状况往往是考验团队凝聚力最好的试金石。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英伦之夜,我们见证了一个鞠躬尽瘁的艺术大师,和一支临危不乱的年轻城市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