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际音乐节唯一的民乐专场揭开中国古典美学的大幕

来源:

阅读:

作者:主任记者 张玫 来源:青年时报 日期:2018-07-16

 

       昨晚,作为2018杭州国际音乐节开幕后的首场演出,也是唯一一场中国风的“名家荟萃·民乐专场”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厅拉开中国古典美学的大幕。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杭州爱乐乐团副团长林尚专戴着白色的领结,一脸西方绅士做派,但音乐,却蕴含着强烈的民族基因。由“水乡神笛”蒋国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于红梅,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组成的老中青三代民乐表演艺术家,配上一身优雅蓝色旗袍的浙江歌舞剧院民乐表演中心的演奏员们,怎一个优雅了得。在《丝绸之路》的乐音下,一幅浩瀚精深的中国水墨画卷,缓缓铺陈开来。

       早在2018杭州国际音乐节开幕之时,著名旅美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就曾建议,杭州在做国际音乐节的定位时,可以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探讨。“其实早在去年我们举办首届杭州国际音乐节时,就专门挑选了一场古琴音乐会试水观众对民乐的反应,事实证明相当受观众欢迎。”林尚专表示,而作为本次音乐节唯一一场民乐专场,一抢而空的门票,很能说明杭州观众对民乐的喜爱。

       第二个演奏的古筝《如是》,取自《金刚经》曰:“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雷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诉尽古人的禅意淡然。中国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一袭露肩红裙上场,美得就像画中人。作为中国音乐界最高等级三大演奏赛事(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的金奖大满贯获得者,原本看照片中的程皓如温婉娴静,没想到在演奏《如是》时,她却气场强大到让人有一种在看《六指琴魔》的感觉——观众被她指尖的音符完全控制,思绪随筝声飘荡,仿佛隔窗听千年之声。

       乐器也随音乐创作的需求不断地进行革新。“水乡神笛”蒋国基手中的弯管笛就是其中之一。弯管笛,也称“回龙笛”,既增加了竹笛的低音部,又解决了低音笛握笛把位过长的问题,开八孔以缩短按孔间距,使演奏更灵活、丰富。《雷峰塔遐想》本就是演奏家蒋国基作曲,演奏时完美的气息把控和他对曲目的透彻理解是分不开的。而另一曲笛子独奏《三五七》,则取材于婺剧的音乐,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至于《长城随想》,则一反以往描写具象长城的宏伟壮阔,转而表达人们登上长城之感。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于红梅精准地展现了此曲风格多变、刚柔并济的特点。据悉,民乐专场过后,本届杭州国际音乐节持续升温,7月6日,聆听朱亦兵找寻音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