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爱乐用12把大提琴奏响《南美大逃亡》 秦立巍:建议爱音乐的观众都给室内乐一个机会

来源:

阅读:

作者:主任记者 张玫 来源:青年时报 日期:2018-01-31

 

      前晚,当厚厚的积雪把杭州大剧院前的广场冻得像溜冰场一样时,大剧院二楼音乐厅前,观众却意外排起了检票的长队。看着川流不息的观众进场,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连连感慨:“真让人想不到,这场室内乐门票居然一抢而空。”

      让杭州观众风雪无阻的是杭州爱乐一场名为“绝对大提琴”的室内乐。“交响乐在各种艺术门类里并不算大众,室内乐更是小众中的小众。这个周末,我们推出的两场室内乐门票全都售罄,说明杭州爱乐这八年来在室内乐领域的推广还是很有成效的。”邓京山的话掷地有声,而杭州观众的掌声,则让当晚音乐会的嘉宾——杭州爱乐的老朋友秦立巍感触良多。

      这些年,这个包揽了12项大提琴比赛“国际第一”的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一直致力于室内乐的推广。“虽然对于刚刚入门的观众而言,室内乐确实有一些难度,但我建议所有热爱音乐的观众都要给室内乐一个机会。因为但凡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在自己功底最深厚的时候,都会写室内乐作为自己功底的体现。”秦立巍表示,与大编制大阵容的宏大交响乐作品相比,小阵容的室内乐更为细腻,它就像画作中的小品,精致而有情趣。“我们尤其要推广室内乐的合作精神,训练一个音乐家的耳朵,对音色,对和声的敏感度。”

      秦立巍透露,这是他和杭州爱乐第二次合作室内乐。“第一次是在德国巡演时,当时合作的是门德尔松的作品。我觉得这个乐团就像是我的老朋友,包括呼吸点和音乐的价值观都是相近的。”而当晚的室内乐更是精彩——从4把大提琴到8把,再到12把大提琴如扇面一般排开的十二重奏,12把大提琴的音色温暖而浓郁,层次分明,让观众大呼过瘾。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波莱罗》开启音乐会的序幕。这首被称为“当代最珍贵的艺术纪念碑的管弦乐曲”是以管弦乐的形式为观众熟知的,此次改编成大提琴四重奏的版本,令人耳目一新。秦立巍和爱徒聂佳鹏一登台就很有默契。所谓“名师出高徒”,出生于1989年的聂佳鹏也拥有开挂般的演奏生涯——16岁就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破格录取,26岁时已经获得德国最高演奏家博士学位。

      随后的两首大提琴四重奏作品都来自于“探戈之父”“阿根廷国宝”皮亚佐拉,用探戈的激情来构架严肃音乐。当晚演绎的《遗忘》和《自由探戈》都是他广为人知的作品,其中《遗忘》还曾在1992年获格莱美“最佳乐器作曲”奖项提名。随后维拉·罗伯斯的《巴西的巴赫风格》在大提琴数量上又“加了码”,8把大提琴在弓弦之间演奏出别样的风味,充满了拉丁美洲的异国风味与浪漫情调。

      当然,音乐会最吸引人眼球的作品当数《南美大逃亡》了,不仅曲调优美,演出阵容更是一绝:秦立巍、聂佳鹏与杭州爱乐乐团大提琴声部,12把大提琴齐刷刷亮相,可以说是杭州爱乐建团以来大提琴演出的最豪华阵容了。

      当12把大提琴一字排开呈扇形分布,让人不禁想起了“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当年柏林爱乐的十二位大提琴演奏家在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节上演奏的“赞美诗”引起轰动,从而一举奠定了大提琴重奏在室内乐演奏形式方面的地位。尤为巧合的是,“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现任第一首席大提琴路德维格·匡特也曾与杭州爱乐一起合作演出过。而这次的12把大提琴的“突袭”,更是让现场气氛high到极致,仿佛热烈的掌声,可以融化冰雪。

      据悉,昨晚杭州爱乐又上演了另一场精彩的室内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胡兮、肖航辰、肖天言,中提琴演奏家赵宇、李宇泽,大提琴演奏家冯赫、刘洋,与特邀钢琴演奏家郝博为观众带来两首室内乐的经典之作——柴可夫斯基的《佛罗伦萨的回忆》和舒曼的《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