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字塔尖的首席之夜

来源:

阅读:

作者:记者 厉玮 文 丁以婕 摄 来源:杭州日报 日期:2018-01-25

 

      新年伊始。在第九个杭州爱乐音乐季,我们又迎来了一位来自塔尖的世界级大师——柏林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乔纳森·凯利。

      两个乐团的相遇和牵手,可以在两座天堑之隔的城市间架起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

2011年初春,与柏林爱乐乐团签下了一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协议书。如今每个音乐季,这个始终立于世界古典乐坛金字塔尖的乐团——柏林爱乐的声部首席都会来杭进行合作演出,并面向演奏员和杭州乐迷开办大师班。

     《漂泊的荷兰人》、《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两位来自德国的理查德,三部或阴郁或恣意或磅礴的史诗巨作。杭州爱乐乐团携手乔纳森·凯利,开启了一个后浪漫主义的奇幻之夜。其中,《漂泊的荷兰人》更是杭州爱乐的得意之作。据杭州爱乐团长邓京山介绍,乐团今年4月还将带着这部充满魔幻色彩的作品,赴中东欧5国进行“一带一路”巡演。

       在短短三天的排练时间里,乔纳森·凯利还为杭州爱乐乐团双簧管声部开设了一堂大师课。没想到,课程内容竟然是“如何修哨片”。在凯利看来,这一技能是一位双簧管演奏家一生都需要修炼的课题。精益求精的柏林爱乐首席,真是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曾几何时,远道而来的首席音乐家们对杭州都心存疑虑——一个如此年轻的城市乐团能否驾驭全场气氛?一群与之文化互异的杭州观众欣赏水准又是几何?如今,七年过去了, 想来杭州的柏林爱乐首席已经争先恐后排起了长队。今年6月,柏林爱乐乐团大首席樫本大进也要来了。正如乔纳森·凯利所言:“如今,杭州拥有一支充满灵性、技术过硬的优秀年轻乐团,催生了一个氛围浓厚、未来可期的高雅音乐现场。”

     【乐场手记】

      直指人心 百听不厌

      在一场音乐会上连奏两部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巨构是需要勇气的。柏林爱乐首席的到来,好像给杭州爱乐打了一针强心剂。

      一曲荡气回肠的《漂泊的荷兰人》之后,就到柏林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乔纳森·凯利彰显实力的时候了。《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独奏双簧管要演奏一段长达56小节的乐段,非一般功力所能为也。虽然涨红了脸颊,沁出了汗迹,但凯利的控制能力和气息调配力实在惊人。连绵不断的乐句,每一个音都颗粒分明、干净利落。

      不过于我而言,更值得等待的是下半场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家的思想,和音乐家的灵魂,对任何乐团和指挥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当幕布拉起,舞台上出现了本音乐季至今的最大编制,木管组皆为四管编制,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各十六把,中提琴和大提琴则各十二把。观众席里议论声起,如此大规模的细腻多声部组织,谁不期待?

      记得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每当《查拉》的乐声响起,就宣告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日出”引子部分,每次都将音节推高,气势不断扩张,直到最终高潮终了。最后一段悠长而深远的管风琴声落下,音乐厅里观众的情绪几乎达到沸点。当晚的返场曲目,依然是《查拉》的“日出”引子,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听一百遍都不够。

      散场时,听到一位年轻观众说,《查拉》这部作品有些难以理解。仔细一想,这不是好事吗?西蒙·拉特尔爵士曾说,柏林爱乐就像一只大鸟,它需要在身上多披一些五彩斑斓的羽毛。眼下杭州爱乐的现场,不也正需要更多的羽毛吗?